郭施亮在分析“反内卷”政策与雅下水电项目对A股周期股的影响时,提出了结构性牛市的可能性。结合当前政策导向、市场动态及行业基本面,这一判断具有一定合理性,但需从多个维度综合评估: 一、政策驱动:“反内卷”与供给侧改革的相似逻辑1. 政策目标与市场影响 “反内卷”政策旨在通过遏制低价无序竞争、推动落后产能退出,优化行业供需结构。这与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逻辑相似,当时钢铁、煤炭等行业通过产能出清实现价格回升,相关企业盈利改善推动股价上涨。当前政策覆盖范围更广,不仅包括传统行业(如水泥、钢铁),还涉及光伏、锂电等新兴领域,政策力度和覆盖面均超预期。2. 行业分化与投资机会 政策直接利好供给收缩的行业。例如,水泥行业通过自律减产,7月价格环比下跌幅度收窄,龙头企业海螺水泥、华新水泥等受益于集中度提升;钢铁行业在“反内卷”政策下,螺纹钢价格环比上涨3.74%,行业利润率有望修复。但需注意,部分行业(如光伏)因治理难度较大,短期政策效果可能有限。 二、超级工程:雅下水电的产业链带动效应1. 项目规模与经济价值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1.2万亿元,装机规模近7000万千瓦,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,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。项目直接拉动水泥、钢铁、工程机械等需求,预计带动西藏本地水泥企业西藏天路新增订单约720亿元,中国电建、中国能建等央企将获得超2000亿元工程合同。2. 产业链传导路径 短期:施工阶段需大量建材(如水泥、钢材)、工程机械(如盾构机、装载机),铁建重工、五新隧装等设备商订单激增。 中期:电站建成后,电力外送需求将推动特高压电网建设,平高电气、许继电气等企业有望受益。 长期:清洁能源占比提升(预计2035年达40%)将降低对煤炭的依赖,但水电设备运维(如东方电气、哈尔滨电气)及绿电交易(如碳汇收益)带来持续增长空间。 三、周期牛市的核心支撑与潜在挑战1. 支撑因素 基本面改善:“反内卷”政策推动行业供需再平衡,叠加雅下水电需求拉动,钢铁、水泥等周期品价格触底反弹。例如,7月动力煤价格环比上涨3.15%,煤炭板块净流入资金25.88亿元。 资金配置转向:上半年金融、科技股涨幅居前,周期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。随着政策预期升温,资金从高估值板块流向周期股,Wind反内卷指数7月涨幅达17.17%。 国际环境共振: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,全球流动性边际宽松,叠加中国稳增长政策加码,周期股的风险偏好有望进一步提升。2. 风险因素 房地产拖累:当前房地产投资疲软,水泥、钢铁等行业需求仍受压制。7月水泥价格同比下跌8.57%,反映地产链复苏乏力。 政策落地效果:“反内卷”需供需两端发力,若产能出清不及预期或需求复苏缓慢,行业盈利修复可能低于预期。 国际大宗商品波动:原油、铜等价格受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影响较大,若海外需求下滑或供给超预期,可能压制周期股表现。 四、历史经验与市场结构的启示1. 周期规律与市场体量 郭施亮提到A股“七年一遇”牛市规律(如1999年、2006年、2014年),但当前市场体量已大幅增长(总市值超100万亿元),全面牛市概率较低,更可能呈现结构性机会。例如,2007年周期股普涨的场景难以复制,但水电、建材等细分领域仍有超额收益空间。2. 资金生态与机构主导 散户占比下降(跌破50%)、量化与外资主导资金流向,市场风格转向“高确定性成长”。周期股中具备技术壁垒(如水电设备国产化)或政策红利(如基建订单)的龙头企业更受青睐,而纯题材炒作的个股风险较高。 结论:结构性机会大于全面牛市当前A股周期股正处于政策驱动与基本面改善的共振阶段,“反内卷”与雅下水电项目为相关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投资逻辑。但需注意以下几点: 1. 精选细分领域:优先关注供需格局清晰的行业(如水电设备、特高压)、受益于产能出清的龙头(如中国电建、海螺水泥),以及政策催化明确的品种(如稀土永磁)。 2. 警惕分化风险:周期股内部将出现分化,业绩兑现能力强的企业有望持续表现,而依赖概念炒作的标的可能回调。 3. 动态跟踪信号:密切关注7月PMI数据(若回升至扩张区间将强化周期复苏预期)、雅下水电订单释放进度,以及美联储降息落地情况。 综上,A股尚未进入全面周期牛市,但水电、建材、工程机械等结构性机会已显现。投资者需结合政策节奏与行业景气度,把握细分领域的阶段性机遇。
|
|